学会后退作者:韩乐沁|时间:2023-02-14 10:13:31

古人云: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不难看出,适时的后退有时象征着一种智慧。

与成功贵在坚持这个角度去分析,两种说法难免处于极端的矛盾。难道前进与后退也能够混为一谈的吗?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但在有时,两者间却存在着定向的联系。

大将军韩信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,为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,能够审时度势,忍受胯下之辱。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也,韩信高瞻远瞩,不被眼前的小耻辱遮住视线,更不把这份羞辱当作耻辱,忍受住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。之后,韩信辅佐刘邦攻打项羽,一统天下。

由此便不难看出后退的勇气与智慧。试想一下,若是韩信不敢忍受那胯下之辱,别说之后干成一番大事业,就连性命也将不保。

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,想必大家也不陌生。越国被吴国打败后,越王勾践立志报仇。他吃饭与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,警示自己不忘耻辱。经过长期的准备,勾践打败了吴国。

由此可见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正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,才成就了他今后的一番霸业。可以说,这次的后退是为将来的事业铺下的基石。后退是为了今后前进所受的磨练。

记得不久前看过的一篇新闻,报道说只是因为路面的狭窄,两辆汽车不能同时通过,而双方车主又都等待着对方的退让,而自己却不愿意倒车。最终双方起争执并殴打对方,双双被刑拘。

可见,在如今的日常生活当中,大多数的人们完全不懂得退让,甚至连起码的让步也想让对方去做。如上述例子中,若有一方的司机懂得退让,也就不会导致两败俱伤的下场。

诚然,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退让。把握好后退的尺度,适时地选择后退一步,相信日后会更好地掌握人生的方向。

诗词多点 www.zheduodian.com |
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:zheduodian@lolcoc.uu.me 本站非赢利组织,为个人网站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无意间侵权,请联系告知,立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