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归,归属作者:学霸|时间:2023-02-05 11:30:13

你是否曾望到这样的一幅画面?

人来人往的商场中,有一群孩子在其中的某一角落,捧着书,入神地阅读。稚嫩的童声在一片嘈杂中显得格外悦耳、动听。过往的行人每每瞥到这个角落,总会不约而同地让目光驻足,停顿几秒,然后,露出会心的微笑。

这是位于上海某一百货商店的儿童共享书街。

近年来共享这个词似乎慢慢地走进人们的生活。人们在共中,从孤立的个体走向群体,在享中寻觅那份不期而遇的快乐与欣喜。近而,共享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纳;这样一个新词,让许多人找到自己之于社会的归属感。

可我认为,共享并不是一种创新,而是一种回归。

如今的快节奏生活,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封闭在所谓的小世界中。固定的生活,固定的交友圈,让人们越发淡漠了与周围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。

记得外婆曾与我说过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,大多数人蜗居在占地面积小,活动空间小,但人情味却浓的上海老式石库门建筑里。由于生活居住空间的限制,人们不得不把厨房(俗称灶头间)、卫生间(俗称马桶间)从私有变成了几家人共用。于是这样的情景常常可见。

王阿姨,阿拉醋么了,好借(假)一点伐?好额,好额。台子上有碗阳春面,侬孙囡伐是今朝过生日嘛?送给她。每日黄昏时分,灶头间锅碗瓢盆的撞击声,菜入锅的呲拉声,邻里间轻松的谈笑声,在这不大的空间里交杂。

有事找邻居,没事找邻居。这是外婆那一代人所记忆和怀念的生活。他们在那狭窄的弄堂里所认识的人,感受的情,让他们寻到了自己于这座城的归属感。那小小的灶头间,成为城市接纳他们的呼吸口。他们那一代人,骨子里便融入了上海好客,自来熟,海纳百川的特点,所以,不论走到哪儿,便都是天涯若比邻。

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和理念。从共享到独享,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给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;从独享再回归到共享,是人类自身对于人际交往与社会归属的需求。而这样的一次回归,在我眼中,是人们思想上的觉醒与向致美人性的一次靠近。

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,每个人都是一颗孤单的行星,在潮湿昏暗的轨道上无助地旋转。可值得庆幸的是,总会有人用微亮的光照亮了我们;而与此同时,我们也用那光照亮了他人。于是,我们头上的天空不再单一,夜也不再晦暗。抬起头,所能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星系,散发出的光辉!

诗词多点 www.zheduodian.com |
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:zheduodian@lolcoc.uu.me 本站非赢利组织,为个人网站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无意间侵权,请联系告知,立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