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纪,不仅电视上有很多关于家风的宣传片,而且大街小巷也都有关于这一主题的宣传栏和海报,对于这个社会,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,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,宣传中华精神,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,渐渐的,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,也慢慢做到了
中华传统美德都源于中华传统文化。中华传统文化现在被大家重视起来了,在小学的时候,学校就开始教我们国学,学习《三字经》《弟子规》《论语》等等,那时候我们渐渐接触到其中的一些精神,道理,品质,渐渐的,我们爱上了国学,慢慢懂得这些道理。我们穿行在这些文字中,穿行在它的精神中,在生活里,少了浮躁之心,多了敬业之心;少了攀比之诱,多了爱岗之意;同学之间,礼貌用语多了,脏话恶语少了;友爱互助多了,骄横奢侈少了;追逐打闹少了,读书学习的人多了这都是大家养成的好习惯,好品质。
融四岁,能让梨,弟于长,宜先知孔融四岁时,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,这告诉我们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。在生活中,我们不仅要尊敬兄长,更要尊敬长辈,就像在我们家一样,家中有一个规定,如果有长辈到我们家来做客吃饭,我们晚辈是不可以比长辈先动筷子,爸爸说,这是基本的礼貌,也表示对长辈的尊重,所以不可以不遵守。有一次,我和爸爸回老家,在路上很饿,好不容易到家可以吃饭了,看见桌上的饭菜更是饿的不行,爷爷看见了说:睿睿,饿了吧,自己先吃点菜吧。我点了点头,刚刚拿起筷子,就被爸爸叫住了:等一下,没看人还没有来齐吗?我们的规定你都忘记了!?哦哦,我知道了爷爷又说:她饿了,你就让她先吃就是咯!不行,规定就规定,必须遵守的于是,我点点头,接着,把手又收了回来,只能再忍一忍。
还有亲师友习礼仪这又告诉我们我们作为家中子女,正当年少的时候,应该努力与师长、朋友接近,努力向他们学习各种礼节礼貌方面的知识。
我们能懂得这些道理,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恩赐吗?有了这些,家庭这一个小个体变得和谐,社会也变得和谐,那么国家也将会变得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