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死了,烦死了!我双手揉着头发,把头发搞得像个马蜂窝。快点,别磨蹭!背!阿爷无大儿,木兰木兰就是那个那个啥?重背!速度!
这是我上三年级时在爷爷的胁迫下背诵《木兰诗》的实况。爷爷是个退休语文老师,我在心中总是暗称他老迂夫子。这之前,我已接触了一些古代作品,大多是些绘本、意译本类的。爷爷觉得我读经典该升级了,要读原版文了,而且要辅以一定量的背诵。在爷爷的胁迫下,我走上了读原版经典的不归路,近年来读了《三国演义》《西游记》《儒林外史》等原版经典。虽然囫囵吞枣的居多,但也从经典中尝到了甜头,获取了不少滋养。
那次十一黄金周,叔叔要带我去河南的木兰祠。我想,正好,我把《木兰诗》背得透熟,去木兰祠,应该有一见如故之感吧。
木兰祠历史文化厚重,真让人一饱眼福。一到那儿,我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。我叔叔也是读了不少经典的人,他不由自主地吟道:克敌垂成不受勋,凛然巾帼是将军。我连忙接道:一般过客留吟句,绝胜钱塘苏小坟。走到花木兰雕像前,我爷爷又来了:弯弓征战作男儿,梦里曾经与画眉。我略加思索答道:几度思归还把酒,佛云堆上祝明妃。周围的游客向我们爷孙仨投来赞许的目光。一路上,爷爷叔叔用心观赏,闭而不语,我也舒了一口气。
出了木兰祠大门,突然爷爷和叔叔一齐说道:唧唧复唧唧我不假思索地接了过来:木兰当户织,不闻机杼声,但闻女叹息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我一口气背完,周围空气好像沉静了,随即一片叫好声传来,一位老外向我走来,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:你是个天才!我害臊极了。在众人赞赏的言语和目光中,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同时,我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。
木兰代父从军,名垂青史。作为炎黄子孙,我决心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化,像木兰那样,做一个了不起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