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的教育模式作者:佚名|时间:2022-05-25 20:22:51

格雷格·托波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: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,从毕业那天开始就一辈子再也不读书了。


其他孩子虽然继续读书,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,普遍对读书缺乏好感。这让格雷格·托波感受到了危机。


如果年轻一代厌倦读书,未来会怎样?又该如何改变?


格雷格·托波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也曾长年在一线执教。他带着困惑改行成为教育记者,并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斯宾塞教育奖学金。


他希望找到办法解决年轻人在学习中的困扰。


可这个办法要去哪里寻找?


直到有一天,他遇到了特雷西·富勒顿。


从那一刻起,格雷格·托波冒出了一个天才的想法。


他在华盛顿州举办了一场数学测验,有40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,测验之后学生们仍然沉迷于数学之中,在接下来7个月的时间里解出了39.1万道数学题。


几个月后,测验在威斯康星州开始。当地学生一口气解出64.5万道数学题。


第二年测验在挪威进行,一个月内挪威的孩子们解出了近8万个方程式。


而且这些数学题全是孩子们在家时自发完成的。



未来的教育模式


格雷格·托波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这些普通的孩子痴迷学习的呢?


这个秘密还要从他遇到特雷西·富勒顿说起。


特雷西·富勒顿是一位工程师的女儿。


12岁时,父亲带她到瓦尔登湖游玩并要求她阅读思想家棱罗的名著《瓦尔登湖》。


在翻开书的那一瞬间,她就被轻灵的文字所吸引。


思想家梭罗出生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,那时的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日益明显,但他是一个自然主义者,更渴望亲近自然。在他的传世名著《瓦尔登湖》中,梭罗记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、宁静而温和的心灵以及在劳作中体验到生命的力量与尊严。


这本书给12岁的特雷西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
此后她花了10年的时间专注研究梭罗的思想。


长大后,她把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制成游戏,让更多的年轻人从这伟大的思想中汲取营养。


这行得通吗?


游戏都是打打杀杀,《瓦尔登湖》简约轻灵的文风和游戏离得是不是有点远?


事实上,游戏不是只有打打杀杀,功能性游戏远比我们所理解的有内核。特雷西创新地完成了这项不可思议的工作。


遇到特雷西后,格雷格终于知道他寻找的是什么了。


他把自己苦苦寻觅的东西,写成了一本书:《游戏改变教育》。


游戏不只是打打杀杀,还可以是哲学,可以是历史,可以是医学,可以是欧氏几何。


腾讯副总裁程武说:“游戏是人类的天性。我们生下来,就和爸爸妈妈做游戏,和小朋友们做游戏,和我们周围的伙伴们做游戏。游戏一直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当中。游戏是一种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。”


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思路都融入了游戏的思维。实际上就是真正在尊重人类天性的基础上去进行教育、学习和应用。


他这番话是在参加由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、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“重识游戏——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大展”的分享研讨活动时有感而发的。


格雷格·托波说:“永远不要低估孩子。”


游戏早已超出了普通父母的旧认知,进入到了功能时代。


功能游戏已经脱离了打打杀杀,应用于技术、文化、医疗、教育、体育、娱乐、艺术、军事、天文与益智等方面。


程武说: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跟托马斯教授携手做微积分,我记得微积分是大学本科教育里最难的课程,如果当时有这么个游戏,我就不会那么辛苦了。”


程武提及的托马斯教授曾在意大利测试过微积分游戏,测试之后,学生考试及格率达到了100%。


实际上,游戏改变教育的例子,除了格雷格·托波提及的在美国和挪威的测验,在中国深圳,也已经有学校先行一步了。


2018年3月7日,《中国教师报》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说了这样一个事情。


当学校宣布因台风而停课时,会有学生欢呼雀跃:“终于可以不用上课啦!”


但在深圳宝安区的天骄小学,孩子们听到停课的消息,却大多唉声叹气,好不沮丧。


为什么这所学校的孩子不乐意放假呢?


因为这所学校用游戏思维重组教育内容,做到了寓教于乐。


学校会以课件内容为主题,进行主题游戏教学,有科学探索、有文字游戏、有历史探秘、有天文、有军事。针对学生的系统思维、逻辑思维、形象思维、逆向思维、创造思维、辩证思维开设相应课程,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。


事实证明,未来的教育模式,将是格雷格·托波所倡导的游戏式教学,它才更适应孩子的心理,才更具互动性,才更激发孩子内心的学习冲动。


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:“教育的最终,是让人发现自己。”


诗词多点 www.zheduodian.com |
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:zheduodian@lolcoc.uu.me 本站非赢利组织,为个人网站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无意间侵权,请联系告知,立马删除。